张家港市后塍街道:以文明的名义绘就农村幸福底色|当前速递
(资料图)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张家港市后塍街道学田村党委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整合各类优势资源,推动文明实践工作持续释放活力,传播新思想、弘扬新风尚,引导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创建,携手绘就农村幸福文明底色。
党建引领聚合力
“电动车上牌就相当于电动车有了‘户口’”,才符合国家法律要求,才能有效保障你们的合法权益。近日,一场与交警队结对的公益活动正在学田村广场如火如荼地进行。近两年,学田村党委坚持以“红领学田”党建联盟为抓手,建立和落实村党委与交警、城管、学校、物业等成员单位的共联共建,组织成立服务队、宣传队深入群众,联系群众,充分利用共驻共建这个“良方”,全力解决文明创建工作中的“疑难杂症”,更好地实行环境卫生共抓、志愿服务共做、综合治理共管。
围炉煮茶话文明
欢声笑语,茶香袅袅,为了提升居民文明意识,将文明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场以“围炉煮茶话文明”的主题活动在善政社区举行。“我觉得要想从源头上解决电瓶车进楼道充电问题,社区应该协调增加充电桩点位……”社区居民代表陈阿姨说道,大家围坐于温暖的炭炉旁,围绕如何从自身做起提升居民素养、如何加强社区治理等内容,各抒己见。一场围炉煮茶,让居民关系越聊越近、痛点破题越聊越明,大家从“听你说”变成“我来说”,满心祈愿将善政社区建设成一个互助友爱的大家庭,在共享发展成果、共育文明风尚、共筑精神家园上展现更大作为。
凝心聚力做表率
近日,后塍街道学田村党委点燃“先锋学田”行动支部红色引擎,组建“红风筝”志愿者团队,开展“文明新风我先行,志愿服务我践行”活动。志愿者们手拿铲子、夹子、垃圾袋等工具,穿梭在街巷、楼院周边,“地毯式”清理烟头、纸屑等散落垃圾以及各种小广告,有效改善辖区整体环境面貌。开展志愿服务的同时,志愿者们还向群众普及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垃圾分类等知识。改善了村民环境的同时,还切实提升了辖区村民对文明城市的认知,增强了“文明城市靠大家,人人是主角”的责任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玉琴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