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视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绿水青山铺就江苏最美生态底色

中国青年报 2023-05-25 06:20:24

90后刘玮感觉家门口的公园越来越有“吸引力”。“前些年,来公园锻炼的老年人居多。近年来,游客越来越多。”在近日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活动中,她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

刘玮是江苏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的讲解员,在她看来,游客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环境的变化和文化景点的增多。


(资料图片)

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原为扬州城市东南部工业地、棚户集中区。刘玮记得,小时候和父母经过该区域时,总是看到工厂冒黑烟,地上污水横流、垃圾成堆。而如今,运河水清岸绿、飞鸟翔集、亭台错落。

“江苏人均国土面积全国最小,单位国土面积GDP是全国的10倍,单位国土面积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是全国的5倍左右。”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尹荣尧说,作为全国唯一拥有江河湖海“大满贯”的省份,江苏仍是全国生态环保压力最大、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

从推动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优化调整,到抓好长江大保护,坚决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再到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江苏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突出位置,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用绿水青山铺就生态最美底色。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有幸福感的公共产品

十几年前,三湾片区还聚集了大批工业企业,在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损害。2016年,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指出的京杭大运河沿线存在环境问题的地区中,扬州三湾就在其中。

此后,扬州市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大运河沿线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三湾片区累计关停搬迁工业企业89家,拆迁城中村居民671户,退耕及修复湿地680亩。

从“生产锈带”到“生活秀带”,“良好生态环境已成为江苏百姓最有幸福感的公共产品”,尹荣尧表示,该省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率已连续5年上升,2021年达到93.6%。

“还水于民”“还岸于民”也是江苏省江阴市践行长江大保护的生动实践。

作为江苏强县发展的典型代表,江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结构偏重、资源能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弊端也逐步凸显,高峰时曾开发了超过三分之二的长江岸线,有4条入江河道水质不能稳定达标。推动江阴的纺织印染、钢铁、化工三大千亿级传统主导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迫在眉睫。

“我们投资256亿元,把原来23.4公里的生产岸线压缩至16.8公里,压缩后的岸线全部还给老百姓。”江阴文化商业旅游产业集团筹备组副组长朱贻军说。

如今,8公里沿江、10公里运河,组成江苏江阴“一江一河”的城市生态T台,焕发青春活力。

尹荣尧表示,5年来,江苏省坚持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上下功夫,累计关停低端落后化工企业4600多家、取消化工园区定位25个,依法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5.7万余家。5年来,在全省GDP连跨4个万亿元台阶的同时,国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提升30.4个百分点,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连续5年保持Ⅱ类,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提高至88.9%。

绘就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新画卷

在江苏常熟、昆山、太仓三市交界地,有一处面积3平方公里的“桃花源”——蒋巷村。这里草木葱郁、落英缤纷、湖水清澈、村民富裕。然而,“5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小雨水汪汪、大雨白茫茫的穷山恶水之地,村民的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蒋巷村党委第一书记常德盛说。

在带领村里仅有的四五百个劳动力实施了长达10多年的治水改土工程后,昔日荒滩纵横、河汊交错的洼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良田。

为了给蒋巷村打造一个“造血工程”,在具备一定农业基础后,蒋巷村在1992年创办常盛工业园,从轻质建材厂入手发展工业经济。

“我们在农业起家、工业发家的基础上提出旅游旺家。”常德盛说,蒋巷村先后投资上亿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开发旅游项目。2000年,蒋巷村建起600多亩的生态园,开办民宿,每年吸引游客20多万人次,成为国家4A级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每逢周末和节假日,这里游人如织,蒋巷村成了远离城市喧嚣、回归田园生活的世外桃源。

“村民幸福不幸福,不是我说了算,我们要让村民安居乐业,让城里人羡慕新农村生活。”常德盛说,为了给村民打造一个新家园,蒋巷村建造了200套别墅,每户农民只需支付12.8万元就可以入住,现在全村200户村民已经全部住进小别墅。

如今的蒋巷村,已经从一个穷乡僻壤的贫困村蝶变为新时代的鱼米之乡,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江苏省住建厅副厅长王学锋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党的十八大以后,江苏启动实施了乡村建设行动,统筹抓好农房改善、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重点任务,“十二五”期间,该省建成1300多个美丽宜居乡村;“十三五”以来,深入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已建成446个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征的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新路径

高温、高危、重污染是人们对钢铁厂的传统印象。而在江苏省南通市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炼铁厂内,智能化的操作、清凉无尘的炼铁环境展现了现代钢铁产业向绿色冶炼、智能冶炼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据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精细工艺,优化排放指标,该项目可实现污水、固废零出厂,全部实现内循环,废气排放指标优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30%以上,清洁运输方式比超90%,工序能耗指标全部达到行业先进值。

“高炉的整个系统能够自循环,是环保无污染的生产过程。”中天钢铁炼铁厂主任工程师陈川说。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加入中天钢铁的陈川,经历了项目从建设到投产的整个过程。“这里有许多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他们毫无保留将操作经验传承给我们。老中青紧密结合,能够逐渐将操作经验转化为知识库,实现低碳智能化炼铁。”陈川说,南通市给青年人才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平台,能够让他们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他感到很幸运。

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是江苏省推动钢铁产能由沿江向沿海转移的重点示范项目。为了推动全省钢铁行业转型升级优化布局,实现安全、绿色、高质量发展,江苏省在2019年印发《全省钢铁行业转型升级优化布局推进工作方案》。

江苏省发改委二级巡视员程友华表示,江苏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和氢能、核能等清洁能源,探索建立绿电跨省点对点交易促进形成绿色能源生产消费的市场体系和长效机制,努力在绿色低碳转型中走在前列。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一迪 王海涵 来源:中国青年报

x

热门推荐

理文造纸(2314.HK)上半年纯利按年跌57% 每吨净利润达到292港元

2022-08

啤酒行业高端化发展趋势凸显 力推中高端产品

2022-07

疫情后营业额翻四倍 多家小店迎来复苏

2022-05

强化优环境“软实力 赣州经开区助力企业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2022-05

又有一家公司追锂 索通发展进军锂电材料领域胜算几

2022-05

海南推动农贸市场全面落实禁塑 加强违禁塑料制品源头治理

2021-12

柴犬登登拍卖记:动物是如何被司法拍卖的

2021-12

江西:到2025年鄱阳湖区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50%以上

2021-12

西藏森林消防:锻造雪域救援尖兵 打造高海拔山岳救援队伍

2021-12

加强人才融通发展 第10届海峡两岸水利青年工程交流营成功举办

2021-12

推荐阅读

【天天新视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绿水青山铺就江苏最美生态底色

2023-05

当前通讯!查英语单词的小机器(查英语单词)

2023-05

今日讯!题破山寺后禅院(tipo)

2023-05

张一鸣在香港成立投资基金

2023-05

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博发布亮点抢先看

2023-05

全球热资讯!平生一顾至此终年小说 平生一顾至此终年

2023-05

新鲜出炉!世界智能大会“WIC智能科技创新应用优秀案例”发布

2023-05

柯力传感:公司主营业务与机器人产品不直接相关|热点

2023-05

达安基因(002030.SZ)下属子公司取得一个医疗器械注册证-世界百事通

2023-05

河南发布多项措施促进文旅消费

20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