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4000年时空,走进天“夏”粮仓

大河报·豫视频 2023-05-22 07:35:06

时庄遗址挖掘现场


(相关资料图)

粮仓城复原图

时庄遗址出土的小口高领瓮

时庄遗址发掘遗迹图

时庄遗址地上建筑粮仓遗迹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宋光华 邓飞 文图

位于周口市淮阳区的“时庄遗址”,还并不为很多人知晓,即使发掘现场,也还“貌不惊人”。但它却是目前发现的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粮仓城”遗址。

近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明探源集中采访团走进“时庄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见证4000年前夏朝先民的“藏粮”智慧。

夏朝人吃什么?有小米黄米

通过对采集样品的碳十四测年,专家判断时庄遗迹距今3750年至4000之间,正是夏朝的早期阶段。

夏朝人到底吃什么?

对发掘出的植物样本进行分析,发现均为粟和黍,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小米和黄米,并且在土壤中还检测出了已经炭化的粟和黍的种子;对遗迹底部铺垫的植物和编织物进行分析,发现成分为芦苇。

遗址夏朝用来干什么?贮粮!

在时庄遗址,考古人员发现了壕沟和陶器。有人据此认为这里可能是古代军事防御之地,也有人认为是祭坛。经过反复论证,考古专家最终推断,时庄遗址是一处以储粮为主要功能的特殊仓城。

专门存储粮食的“仓廪”,很早就进入了文字记录的视野。甲骨文的“仓”字,就是一个地下窖穴上面覆盖着圆锥形屋顶的形象,可以防雨防风防沙尘。

啥意义?说明夏朝先民会“藏粮于技”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农耕文明,从古至今,河南一直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作为河南省辖地级市的周口是传统农区,其“中原粮仓”的定位历来备受瞩目。

时庄发现的这28座“粮仓”遗迹,是一种崭新的聚落形态,为研究我国早期国家的粮食储备、统一管理等提供了绝佳的实物资料。

“种种迹象表明,夏朝的先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善于总结经验,也懂得了如何‘藏粮于技’。”时庄村党支部书记时兴荣这样告诉记者。

4000年前的夏朝先民,用他们独有的“藏粮于技”智慧,佐证了那个年代农业生产的辉煌和农耕文明的繁荣,“时庄遗址”也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夏朝粮仓长啥样?结构清晰,功能单一

通过考古发现,在这片遗址的南部近3万平方米的区域内,存在着约5600平方米的人工垫筑台地,上面分布有各种形制的长方形、圆形遗存。

其中,集中分布的28座特殊的圆形遗迹围绕在房屋周围,外围有两圈夯土围墙,其建筑形制明显有别于当地同时期用于居住的普通连间排房,整个地基建高、外层抹泥防潮,遗迹下方有隔水层、绝水层。可以说,这一聚落布局结构清晰,功能单一。

藏粮方式变了,还要看好大粮仓

4000年后的今天,周口粮食产量连年保持在180亿斤以上,2021年更是达到了184.74亿斤,稳居全省第一,进一步夯实了“中原粮仓”的地位。

“种粮、藏粮的方式一直在变化,但我们守粮、护粮的初心不变。作为新时代的‘守粮人’,我们有决心更有信心看好新时代的‘大粮仓’。”时兴荣说。

本版部分图片来自河南日报、周口日报

x

热门推荐

理文造纸(2314.HK)上半年纯利按年跌57% 每吨净利润达到292港元

2022-08

啤酒行业高端化发展趋势凸显 力推中高端产品

2022-07

疫情后营业额翻四倍 多家小店迎来复苏

2022-05

强化优环境“软实力 赣州经开区助力企业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2022-05

又有一家公司追锂 索通发展进军锂电材料领域胜算几

2022-05

海南推动农贸市场全面落实禁塑 加强违禁塑料制品源头治理

2021-12

柴犬登登拍卖记:动物是如何被司法拍卖的

2021-12

江西:到2025年鄱阳湖区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50%以上

2021-12

西藏森林消防:锻造雪域救援尖兵 打造高海拔山岳救援队伍

2021-12

加强人才融通发展 第10届海峡两岸水利青年工程交流营成功举办

2021-12

推荐阅读

穿越4000年时空,走进天“夏”粮仓

2023-05

【透视社】滥权妄为、无视环保督察责任!昔日“探花郎”败在权钱欲望面前

2023-05

天天看点:中科院专家熊燕:全球合成生物学领域投融资趋于理性

2023-05

天天百事通!篮球宣传海报怎么拍_篮球宣传海报

2023-05

环球观焦点:粘土作品教程图解 食物 简单_粘土作品教程图解

2023-05

世界聚焦:支行合规履职工作计划(合集35篇)

2023-05

焦点讯息:全球首个单分子抗抑郁中药进入临床Ⅲ期研究

2023-05

要不是美国公布这一组惊人数据,我还一直被蒙在鼓里。

2023-05

全球观焦点:瓦尔帕莱索大学_关于瓦尔帕莱索大学介绍

2023-05

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首颗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成功发射 关注

20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