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水果怎么吃?这三种要选对!

光明网 2023-04-19 15:19:18

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等,能够营养机体,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不仅如此,很多研究都得出,保持水果摄入量,癌症、心脑血管的发生风险和全因死亡率都会下降!

不过,水果种类众多,有寒凉性、有温热性的,人体又分不同体质,这个春天,我们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水果呢?


【资料图】

春季水果选择的三大标准

中华传统养生经典《黄帝内经》就提到“不时不食,顺时而食”。因而我们要根据春季的特点去选择性地吃水果:

1

温性水果,养阳

中医认为,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适当食用一些温热性水果,可以达到散寒、温经、通络、助阳等好处。

像苹果、葡萄、菠萝、芒果、樱桃等都可以作为日常选择。

2

少酸多甘,抑肝火、补脾胃

“减酸增甘”是中医春季养生的饮食原则,吃水果也是一样。

春季肝气本就旺盛,而酸味入肝,若过多地吃酸味水果,容易助长肝气,这对肝火过旺人群来说,无疑是“火上浇油”。

另外,肝气过旺就会直接损害脾胃,而甘味入脾,适当食用,能帮助脾胃抵御肝火的伤害。

因此,春季可以选择像草莓、白兰瓜、葡萄、香蕉等甘味水果。

但要注意,这类水果不可食用过多,以免引起体内聚糖过多,造成发胖、血糖升高等问题。

3

滋阴生津,防春燥

春天的主气是风,且春风温暖,吹在人身上,会加速人体水分蒸发。

同时,春季温度回暖,阳气升发,人体内的郁热外散,容易出现咽喉肿痛、口鼻干燥、烦躁失眠、大便干结等春燥现象。

此时,可以适当多吃些梨子、桑葚、枇杷、草莓等,能生津润燥、滋阴养肝、润肠通便。

春季不容错过的三种水果

1

桑葚——滋阴养肝

桑葚味甘,入心、肝、肾三经,是滋阴、补血、养肝、生津、润燥的佳品。

而从营养学的角度看,桑葚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胡萝卜素、白藜芦醇、花青素等,有“民间圣果”的美称,其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熬制成膏,或者制干泡茶。

2

枇杷——润肺、和脾胃

民间素有“天上王母蟠桃,地上三潭枇杷”的说法,可见其养生功效大。

从中医的角度说,其有润肺、化痰、止咳之能;现代研究也认为常吃枇杷有利于预防感冒。

不仅是果实,枇杷的叶子晒干泡茶喝,有泄热下气、调和胃腑、梳理胃气的好处。

3

梨子——生津润燥

梨子水分含量非常高,有清热养阴、利咽生津的功效,有助于缓解春季咽喉干、痒、痛、声音哑等春燥症状。

水果不能代餐

亦不能代替蔬菜

很多人减肥的时候会选择水果代餐。

但是水果的含糖量较高,在5%-15%左右,而且是容易消化的单糖和双糖,吃多了,糖分超标,容易使人发胖,还会导致血液中的甘油三酯等升高。

水果含水分高,蛋白质含量却不足1%,几乎不含人体必需的脂肪酸,远远不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因此不能代餐,每天食用200~350克左右即可。

而从营养素的总体含量和总的抗氧化能力来说,水果不如蔬菜,因此每天食用400~500克左右的蔬菜是必需的。

来源:CCTV回家吃饭

x

热门推荐

理文造纸(2314.HK)上半年纯利按年跌57% 每吨净利润达到292港元

2022-08

啤酒行业高端化发展趋势凸显 力推中高端产品

2022-07

疫情后营业额翻四倍 多家小店迎来复苏

2022-05

强化优环境“软实力 赣州经开区助力企业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2022-05

又有一家公司追锂 索通发展进军锂电材料领域胜算几

2022-05

海南推动农贸市场全面落实禁塑 加强违禁塑料制品源头治理

2021-12

柴犬登登拍卖记:动物是如何被司法拍卖的

2021-12

江西:到2025年鄱阳湖区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50%以上

2021-12

西藏森林消防:锻造雪域救援尖兵 打造高海拔山岳救援队伍

2021-12

加强人才融通发展 第10届海峡两岸水利青年工程交流营成功举办

2021-12

推荐阅读

春季水果怎么吃?这三种要选对!

2023-04

国光股份董秘回复:近几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但受上游原材料涨价、恒大理财及应收货款计提减值、商誉减值等影响

2023-04

国家统计局:一季度金融业GDP同比增长6.9%_天天快看

2023-04

今日热门!印首位宇航员:地球上有“外星人”,即为私利忽视人类共同命运的人

2023-04

1亿米粉,喂不饱雷军_热文

2023-04

焦点热议:造梦西游3天兵图片 造梦西游3天将救马兑换码大全

2023-04

百联股份拟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总额不超过101.20亿元 期限一年 天天快讯

2023-04

【央广时评】“中国第一展”万商云集 尽显开放决心、发展信心

2023-04

中方呼吁各方合力推动利比亚政治进程-环球报道

2023-04

天津市发展改革委:促进“北京研发,天津制造” 多区域连片形成区域创新走廊_全球速递

2023-04